1966年捷克斯洛伐克上映《Kinoautomat》,观众必须主动做出决定选择故事发展的将来走向。在限定的选择中,每一次“他”遇到了选择场景,都会有两个故事等得着“他”。《Kinoautomat》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互动电影,它又名“自助电影”。在游戏领域,互动电影游戏有着与之相似的表达方式。
提及互动电影游戏,《夜班》《隐形守护者》《底特律:成为人类》大概是许多人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作品。该类游戏不需要复杂的微操,又能让玩家有着参与其中的感觉。
随着《隐形守护者》爆火之后,国内游戏作品也开始尝试探索互动电影游戏模式,《深海》便是一部悬疑题材的真人互动电影作品。
《深海》的故事源自一次车祸
在《深海》中玩家将扮演“王博”将参与破获一起离奇的犯罪事件,并尽力从绑匪手中救出女友。每当遇到一个分叉点,玩家需要从两个选项中作出自己的选择。《深海》共计设置了2条故事主线、15条故事支线、近50个互动点、25个结局。玩家可以通过故事地图来反复对细节进行探索与推理,将电影中的所有隐藏要素发掘出来。
与“幻灯片”《隐形守护者》不同,《深海》的故事流程都由视频来展现。在具体的片段中男女主角服化出色、表演到位、配音优秀,与故事情景十分相称。虽然没有《隐形守护者》选角给人带来的惊艳,但表演水准远超诸多网剧,甚至比肩一些主流影视作品。不过游戏中也存在一些穿帮镜头,为不影响玩家游戏体验,笔者不在此指出,玩家可以在观影过程中留意。
《隐形守护者》的选角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海》广为诟病的缺点是镜头抖动,官方对其解释为“由于早期预估投放平台为手机,试图用镜头晃动来增强不安躁动的氛围,机缘巧合登录PC平台后在屏幕放大了晃动的感觉。”有部分玩家猜测是因为剧组太穷用不起斯坦尼康或稳定器只能手持拍摄导致,但镜头晃动的轨迹有明显的刻意行为,笔者猜测事实应该确如官方所述。发售早期这一点确实给观影带来了一些影响。笔者虽未诱发晕动症,但也明显感觉到用眼疲劳的现象。
游戏在3月11日进行了优化更新,并同期永久调低游戏价格至18元。更新后晃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某些场景可以明显看到构图裁切、拉伸模糊。笔者猜测官方对原素材进行了数字防抖处理,在不重拍的前提下这也是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
《深海》中并没有倍速播放的选项,在3月17日更新之前,游戏并不具备暂停及跳过(已看剧情)功能。虽然有2条故事主线、15条故事支线,但单线游戏流程只有不到2小时。即使算是全剧情收集,游戏时间也不会超过5个小时。
《深海》在早期剧情中埋了不少暗线
喜欢推理故事的玩家应该能够从《深海》游戏中找到一些推理小说常用的桥段,游戏开头的悬疑氛围塑造得还算不错。深入体验游戏之后,游戏孱弱的剧情铺陈却暴露出来。一些设计是专门为了悬疑而悬疑的,推理桥段存在感十分薄弱。
游戏过程中虽然有着线索收集,但对于剧情的推动其实并无多大影响,更像是对游戏背景故事的补充。情节安排仓促或许和游戏整体流程长度有关,但若是辛苦收集的线索没能用上,则会降低玩家达成结局之后的成就感。
一些线索与故事主线支线都无关联,更像是“现实吐槽”
在早期版本中,游戏选项倒计时进度条过快,玩家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就需要做出抉择,不然游戏会自动为玩家选择左边的选项。这一行为虽然迫使玩家必须集中注意力来进行游戏,但由于早期没有跳过功能,需要玩家观看重复剧情来重做选择,枯燥感反而会让玩家更难以集中注意力。
由于存在成就系统,会有相信会有不少玩家会在一周目收集全线索、全剧情、全结局通关,但受制于互动电影游戏模式,二刷的可能性很低。
成就系统给玩家全收集通关的动力,但很难诱使玩家二刷
丨总结
作为舞刀弄影工作室第一部互动电影游戏,《深海》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虽然有着“悬疑”的定位,但本作在情节安排和剧情节奏拿捏手法稍显稚嫩,中后期“悬疑无力”。不过本作演员表现出色,表情管理还是台词功底都值得称赞。游戏或许想通过“以小见大”来撑起故事旋律,但很遗憾并未成功。
游戏或许想通过“以小见大”来撑起故事旋律
游戏自发售之后的多次追加优化更新,可以明显看到制作团队已经在玩家的“反馈”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如果没有DLC来追加剧情,目前的《深海》只能算一部表现平平的互动电影游戏。考虑到如今本作已价格永降18元,笔者出给“尚可一试”的评价。
某些玩家的吐槽不无道理